发布时间:2023-03-13 点击量:111
我校在副董事长兼信息中心主任刘杰的倡导下,重点推行全方位的教学数字化改革,提倡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对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升级创新,推动教育流程再造、教学要素重组和管理文化重构,赋能教育发展新动力,促进教育研究和实践范式变革,最终通过资源汇聚,打破孤岛壁垒,实现更加可持续、开放的教育体系。作为省内一所应用型理工类民办高校,乘着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东风,依托十四五发展规划,进行了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数字化教学质量评估等在内的持续建设,因地制宜、取长补短、协同推进、扩大优势,近一年在顶层设计、理念认知、素质提升、数据积累和制度建设等多个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在信息中心成立后不太长的几年间,信息化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这三个方面。
近一年,学校加快了5G+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校园网络升级、深化 IPv6 应用,推进校园物联网建设,加快教室数字化改造,推进课堂革新,基本实现了即时互动、远程协同、全程辅助和智能评估的数字化教学环境。
(一)全面建设完成了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混合式网络教学平台,实现了教师、学生人人均有独立的网络空间,优化了资源供给,利用创新的教学服务模式,充分促进教学资源要素共享和流通。除了支持教师电子备课、网络授课、全时段学习指导等日常教学活动外,也可以不限空间、不限地域的组织实施自主、协作、研究等教学活动,实现差异性和个性化的教学与指导;支持开展跨班级、跨学校、跨区域等教学活动;利用网络学习空间进行校企合作,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创新实践教学和顶岗实习模式等。支持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空间选择网络课程、在线测试、在线指导等学习资源与服务进行自主学习;甚至组建跨越式的兴趣小组等进行协作探究、交流活动等。
(二)在学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带领下,挖掘了多功能研讨型录播室、微课教室和微格教室的新活力,系统性的提升教师的整体信息技术素养,注重扩充信息化时代教师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课堂教学必须充分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针对本校青年教师比例较高的现实,利用数字化标准建立教师培养体系。
(三)完善了全流程信息化毕业设计管理平台。针对十三个重点环节:任务书、开题报告、毕业论文初稿、毕业论文修改稿、毕业论文终稿、教师指导记录、中期检查、答辩资格审查、指导教师评阅、评阅教师评阅、答辩记录表、答辩和最终成绩评定环节,加强过程控制,所有操作记录数字快照,同步数字时间戳永久保存,特有的双向盲选、二阶段审核机制,保障毕业设计全流程的公正、透明和可追溯性。
在现阶段疫情延宕起伏的情势下,建设完成的高质量的网课系统也进一步强化了教学各部门的在线协同,教学教务信息透明互通,有力的保障了本校正常教学活动的持续性。
我校近年来大力引进各明星中外高校的高质量数字化教学资源,依托国家级线上金课平台和国内一线电子书籍、期刊及课程孵化、科研交流的合作伙伴,引进了国内超过3000门各类精品数字示范课程,涵盖本校所有开设专业及课程,本校教师在电子平台中进行课程设计、课件研发、资源引用、题库设计、素质扩展时,可以从超过1000万的各类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教学资源、电子书籍、期刊、知识库中直接引用,从课程框架设计到知识点精析,从最新时政分析到思政哲学演绎,均可旁征博引,信手拈来。经本校教师发展中心和信息中心的联合专项测算,在大面积推广数字化平台进行备课和课堂教学后,本校教师的工作负担平均降低23.7%,课程体系成熟度和备课质量平均提升19%,其中尤其是大幅度的降低了初次授课的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感,加速了青年教师的成长速度。最终使得所有老师可以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于跟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讨论、前瞻性的研习和更深层次的科研实践,极大的促进了学生的成材率。
在注重引进外部明星数字教育资源外,本校也有意识的重点孵化和建设自身的数字资源,发展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组织优秀教师和信息教学骨干在近年先后立项和建设了省级一流线上课程三门、省级一流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五门和省级一流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一门。
数字化教育作为未来教育的基本构成,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临评价与管理两个问题,优化教育评价理念、技术和工具,基于数字化重构教育评价机制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副董事长和执行校长刘杰是教育量化评估的推崇者,也是本校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推手,在教学管理改革方面提倡“教学管理要素的可获取性和可比较性”,付出了比较多的资源逐步在我校构建了一个针对日常教学的庞大的由智慧黑板、教学客户端、终端APP、门禁道闸、视频流处理、物联网监控、人脸识别、大数据分析平台、预警消息总线、可视化数字大屏等组成的质量监测系统。
常规教学质量监测系统降低了对原来依靠人力巡查登记、动员上报数据、逐级整理材料、集中听取汇报等传统管理模式的依赖,教学管理最高领导人可直接获取一手日常教学数据,对重点的教学监测指标,由原来周期性开会听取汇总报告改为由整个质量监测系统的各级探针基于事件驱动的规则进行主动推送:教师课堂上课是否迟到早退、学生上课到课率、教师教学进度是否符合预期、课程课后作业月考是否按期布置、学生实验的参与率和完成率、学生离寝外出、夜不归宿、期末成绩预警、德育学分预警等,再结合基于个人、专业、班级、院系、年度、月度、星期、年级、职称等维度的各类汇总、排名、合计、均值、计数、极值、筛选等的统计分析,各级教学管理领导人可以更精确的识别教学现状、更细致的测算执行趋势和更直观的比较决策的优劣。